首页 / News notification

资料下载 / Download

新闻通知 / News notification

云南大学学子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9/03 10:41:23 点击:[]

  2025821日至2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兰州大学承办的“小聪-德祥科技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甘肃兰州举行。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英华、陈光欢和明锦辉组成的代表队在比赛中表现优异,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本届大赛共吸引来自全国482所高校的1364支参赛队伍参赛,经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华南七个分赛区的激烈角逐,有91所高校的91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总决赛以作品书面评审和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经激烈竞赛,共评选出特等奖18项,一等奖33项和二等奖40项。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是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多学科综合竞赛。大赛旨在夯实大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一个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设新创实验、改进实验、科普实验和数智化实验四个赛道。大赛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权威性、实效性、代表性在全国高校中受到广泛认可,并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成为目前列入该权威榜单的唯一化学类学科竞赛。

    我校一贯高度重视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的组织与筹备工作,并于今年411日成功举办了校级选拔赛。根据2025年大赛规则,每所高校最多可推荐3项常规赛道作品和1项数智化赛道作品参赛。经严格评审,学校从近40项参赛作品中遴选出4项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加由贵州大学承办的西南赛区竞赛,具体包括:新创实验项目《香芹酮β硼化:反应选择性祛魅》(学生:王英华、陈光欢 、明锦辉;指导教师:史勇、卢崇道)和《利用富氧空位TiO2实现糠醛到糠醇的绿色光催化还原》(学生:李婷婷、郭芬、吴欢;指导教师:顾榜、吴世鹏)、科普实验项目《点亮黑夜的光影魔法:生活中的发光材料》(学生:李梓韬、李可、陈若欣;指导教师:周川华、石永刚)、以及数智化实验项目《基于量子计算与智能控制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虚拟实验平台构建与教学应用》(学生:唐瑞、鲁茸拉姆叶、王飞;指导教师:顾榜、周川华)。

    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在西南赛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赛区最高奖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根据赛事规则,一等奖中排名靠前的队伍可获得晋级全国赛的资格,且每所学校仅限推荐1项作品。最终,云南大学一队作为西南赛区晋级全国总决赛的12支队伍之一,成功入围全国总决赛,并荣获全国特等奖。


    此次竞赛佳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云南大学始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搭建各类学科竞赛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不断优化竞赛组织机制,通过赛事宣讲、校赛选拔和多轮作品打磨等环节,全面提升参赛作品质量,营造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我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云南大学)在竞赛组织、资源保障和指导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展示创新能力与交流成果的重要平台。

    在学校和学院的共同支持下,我校参赛团队已连续五届入围全国总决赛,累计获得特等奖2项(2022年、2025年)、一等奖2项(2019年、2021年)和二等奖2项(20232025年)。未来,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会持续依托自身学科优势,积极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与实践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机会,激励更多学子在学术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为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实验教学工作会议

下一条:实验中心科普团队受邀参加2025年云南省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

关闭